 |
臺灣AI機器人聯盟成立的啟示 (2025.08.18) 一聲號角,宣告臺灣決心將其賴以自豪的半導體與資通訊(ICT)實力,灌注到一個全新的領域:AI機器人,目標是打造繼半導體之後的下一個「兆元產業」。 |
 |
產研加速落實培育半導體複合型人才 (2025.08.14) 近期臺灣除了有AI新十大建設將擴大培育業界AI菁英,工研院與臺達電也不約而同,投入培育後摩爾時代的半導體業所需的複合型人才。 |
 |
傳動系統與元件加速整合智慧化 (2025.08.14) 自工業4.0發展迄今,因為當時臺灣打造CPS虛實整合系統的關鍵元件傳感器與控制器等,皆受歐日系品牌大廠壟斷。直到AI、MEMS感測器崛起後,經過傳動系統/元件整合與上層控制器串連,而有望改善 |
 |
邊緣AI強化實體智慧 工業機器人兼顧安全可靠 (2025.08.13) 釋放邊緣力量,引爆智造革命!安全,是唯一不變的底線。 |
 |
關稅變局來襲 半導體與製造業如何重塑供應鏈地圖? (2025.08.13) 對於電子和高科技產業而言,關稅的變化對上下游供應鏈造成了重大影響,可見關稅凸顯韌性供應鏈的必要性。本文深入分析關稅對於供應鏈動態所造成的影響,如何認知風險與舉措 |
 |
打造類人未來:當機器人成為社會一份子 (2025.08.11) 我們有必要從機器人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來觀察,延伸至人機關係的心理學挑戰,再到法律與倫理邊界的重新定義,全面檢視「人形機器人成為社會一份子」的可能與限制 |
 |
工廠與服務業的新勞力:機器人的真實應用現場 (2025.08.11) 時至今日,隨著人工智慧、感測器與邊緣運算技術的進步,機器人正逐漸「走出籠子」,成為能與人互動、理解環境、執行多樣化任務的新型勞動力。 |
 |
從仿生設計到智能交互──機器人技術進化揭密 (2025.08.11) 從模仿人類骨骼的機械關節,到能理解語意、辨識物體並自主決策的智慧體,人形機器人正處於一場橫跨機械、電子、AI與人文的融合演進中。這場技術進化的歷程... |
 |
雷射鑽磨改質助半導體革命 (2025.07.11) 迎接現今生成式AI驅動半導體產業變局,臺灣該如何在護國神山的基礎上,強化次世代功率半導體和面板級先進封裝的供應鏈韌性與生態系尤為關鍵。 |
 |
雷射先進應用的最新趨勢與市場動態 (2025.07.11) 在全球製造業面臨淨零碳排與智慧製造雙重轉型之際,先進雷射技術正以其高精度、高效率、低能耗及非接觸式加工等顯著優勢,成為實現永續與高效生產的關鍵。 |
 |
雷射智慧銲接實現減碳製造 (2025.07.11) 面對當今國際減碳趨勢正逐漸邁入深水區,低碳製造更成為現今傳產製造業轉型成敗與否的關鍵,相對先進的雷射加工法,更可結合工業機器人,實現最晚突破的金屬焊接加工應用 |
 |
透過標準化創造價值 (2025.07.11) 嵌入式技術標準化組織(SGET)自2012年由研華科技(Advantech)、congatec、Kontron等業者於2012年共同創立。如今, SGET擁有逾50個成員,已成為世界領先的小型模組標準制定者,為嵌入式系統設計者提供巨大的附加價值 |
 |
臺灣工具機聚落如何轉型生態系以求生? (2025.07.10) 經歷2024年生成式AI蓬勃發展,臺灣除了有機會搭上NVIDIA供應鏈列車的半導體、資通訊零組件代工龍頭大廠的表現亮眼... |
 |
工業5.0協助強化永續發展性 (2025.06.27) 本文探討進階智慧自動化、生成式AI和循環經濟實務等工業5.0功能如何塑造永續工業流程的未來。 |
 |
虛實儲能系統維持穩定電網 (2025.06.17) 因應2025年下半年臺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之後,未來能源供應將全數仰賴火力發電、再生能源與抽蓄(水)電力等系統的調度,包含虛擬電廠或實體儲能系統等,則都將成為未來維持電網韌性的主角 |
 |
智慧農業趨向減碳新未來 (2025.06.17) 臺灣農業面臨從糧食生產、田間發電到社區儲能的變革,農業正在邁向智電轉型關鍵路口,而這不只是為低碳農業鋪路,也為農村永續與自主發展打開全新的可能性。 |
 |
智慧工廠裡的邊緣AI基礎元件發展趨勢 (2025.06.16) 市場研究預測,全球工業邊緣運算市場到2030年將達到1,062.5億美元的規模,特別是在生成式AI的推動下,邊緣AI的應用正從概念驗證階段邁向大規模的部署。 |
 |
智慧製造快速驗證廚房成型 (2025.06.16) 在今年COMPUTEX 2025首日主題演講上,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不僅宣示將推動AI資料中心朝向AI Factory工廠轉型,與鴻海、國科會合作落腳南臺灣。且強調所生產的並非產品,而是「算力(Token)」 |
 |
臺達攜手珍古德協會與海科館 三方合作推動珊瑚復育教育 (2025.06.06) 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6)日宣布與國際珍古德協會、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攜手,啟動珊瑚復育教育推廣合作,以臺達基金會出版的科普繪本《珊瑚,是海洋的森林》為核心教材,以教案形式推廣到全臺國小校園 |
 |
臺達於COMPUTEX 2025聚焦人工智慧與節能永續 (2025.05.21) 臺達於2025年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x Greening Intelligence」為主題,為AI時代提供永續解方。此次首度亮相為邊緣運算設計的AI貨櫃型資料中心方案,整合電源、散熱及IT 設備於20呎貨櫃,以實機展示吸引眾多專業人士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