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rm:從服務走向感知 邊緣AI成下一波核心戰場 (2025.11.13) 隨著人工智慧滲透至生活與產業的每一個角落,運算架構正迎來劇烈轉型。Arm 資深副總裁暨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 Paul Williamson 在 Arm Unlocked Taipei 2025 上指出,「我們正經歷一場由 AI 引領的運算革命 |
 |
調查:領導企業以架構思維奠定AI勝勢 97%實現大規模成效 (2025.11.12) 思科(Cisco)公布《2025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最新結果,顯示全球約13%的「AI就緒企業領導者」(Pacesetters)已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架構策略思維,並成功將AI應用擴展至具體成效層面 |
 |
以創新實踐永續願景 意法半導體攜手亞太夥伴邁向淨零未來 (2025.11.11) 隨著各國紛紛推動淨零轉型,半導體產業作為能源密集與高科技並行的關鍵領域,其在碳中和與綠色供應鏈上的行動格外受矚目。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亞太暨新興市場區(APeC)永續計畫負責人 Edoardo Auteri 近日分享了 ST 在能源轉型、供應鏈減碳與產品生態設計方面的最新成果,展現企業如何以創新科技實踐永續承諾 |
 |
讓AI落地成為日常 開放式平臺加速推動邊緣智慧規模化發展 (2025.11.11) 在萬物互聯與人工智慧普及的時代,運算的重心正快速從雲端移向邊緣。從智慧安防、工業自動化到教育創客應用,各領域都需要在現場即時處理大量資料並作出決策。然而,傳統開發板受限於算力不足、功耗過高與軟體封閉,使得 AI 模型往往難以順利落地 |
 |
AI伺服器功率暴增 800V直流電源成資料中心新基準 (2025.11.06) 隨著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型的爆發式成長,資料中心的功率需求正呈現倍數成長。過去以54V為主的伺服器電源架構,已無法支撐AI伺服器所需的高電流與高效率運作。為因應這股浪潮,業界正快速轉向「800V直流(VDC)」架構,這不僅是一次電壓等級的提升,更代表資料中心供電哲學的根本變革 |
 |
趨勢科技攜手NVIDIA 打造代理式AI端對端資安防護新架構 (2025.11.05) 隨著生成式與代理式AI快速滲透企業運算環境,資安風險也同步升溫。全球網路資安領導廠商趨勢科技與NVIDIA深化合作,推出針對代理式AI系統的端對端防護方案,結合NVIDIA BlueField資料處理單元(DPU)與趨勢科技Trend Vision One安全平臺,從資料中心基礎架構到AI應用層全面佈防,為AI工廠建立高效能且零信任的資安屏障 |
 |
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 面對AI熱潮投資人轉向審慎觀望 (2025.11.05) 美國股市於11月4日出現明顯回檔,其中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逾4%,成為科技股下跌的重災區。儘管部分AI與晶片企業繳出優於預期的財報,市場對於人工智慧(AI)題材的高估值疑慮卻再度升溫,顯示資金正從過熱的成長板塊回流至防禦性資產 |
 |
AWS以生成式AI助MUFG提升智慧金融效率 (2025.10.14) 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MUFG)正透過Amazon Web Services(AWS)的雲端與生成式AI技術,推動大規模業務自動化,為金融業開啟智慧代理(AI Agent)時代 |
 |
研究:AI代理人崛起 企業自動化助力亦是潛在資安威脅 (2025.10.13) 隨著企業積極導入AI自動化技術,AI 代理人(AI Agents)正逐漸成為組織內的新成員。根據 Anthropic 資訊安全長於今年四月的預測,未來一年內,具備企業憑證的 AI 虛擬員工將正式上線,從輔助工具進化為能自主決策的「數位同事」 |
 |
Agentic AI上身 聯發科改寫智慧手機競爭版圖 (2025.09.22) 聯發科技發表旗艦5G Agentic AI晶片天璣9500。在過去,智慧型手機旗艦晶片的競爭焦點多半集中在CPU與GPU效能,遊戲體驗與影像運算是核心賣點。然而,隨著生成式AI與Agentic AI逐漸進入日常生活,運算能力的意義正被重新解構 |
 |
馬來西亞專科醫院導入機器人視覺系統 成功完成低侵入性腦瘤手術 (2025.08.28) 在醫療科技快速演進的當下,馬來西亞柔佛專科醫院(Johor Specialist Hospital)近日傳來突破性進展——該院首次引入機器人視覺系統與導航平臺,並成功完成一例低侵入性腦瘤切除手術 |
 |
從寒武紀股價飆升 看中國AI晶片產業的信心與隱憂 (2025.08.28) 近期,中國AI晶片廠商寒武紀科技(Cambricon)股價急速飆升,盤中一度衝上人民幣 1464.98 元,市值突破人民幣?5793?億元(約合 810 億美元),超越長年穩坐 A 股「股王」的貴州茅臺,成為新的市值冠軍 |
 |
中國加速自主AI晶片發展 政策資金助攻縮小與美國差距 (2025.08.25) 中國將 AI 晶片列為建構「自主可控」科技體系的重要一環,尤其受到美國出口管制壓力影響的背景下,國家加速推動本土研發及供應鏈建設。中國的半導體「大基金」第三期於 2024 年正式成立 |
 |
富士康AI伺服器營收超越消費電子 轉型為全球AI基礎設施關鍵角色 (2025.08.22) 富士康(鴻海)在最新財報中揭示一項重要里程碑:第二季 AI 伺服器營收佔比已超過 41%,首次超越長年穩居主力的消費電子產品,顯示該公司正加速擺脫傳統代工角色,朝向 AI 資料基礎設施核心供應商轉型 |
 |
未來五年全球代理式AI的投資額將達1550億美元 (2025.08.11) 根據美國財經媒體分析指出,儘管 OpenAI 最新一代語言模型 GPT-5 的問世在業界引發部分焦慮,擔憂其可能取代傳統軟體開發與應用領域,但實際上,AI 並非消滅軟體,而是將其功能、使用方式與創造力全面升級 |
 |
輝達H20重返中國 看政治博弈下的AI晶片競局與國產替代挑戰 (2025.08.11) 自美國對華高階AI晶片出口管制以來,NVIDIA為了維持中國市場供應,設計出所謂「中國合規版」H20(或稱為對中販售的H20變體),將部分功能與規格下修以符合美方限制。H20並非NVIDIA最頂級的Blackwell/H200系列 |
 |
科技大廠累積投資破1550億美元 AI已成企業戰略與資本市場新核心 (2025.08.08) 2025 年至今,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資本支出已高達 1,550 億美元,不僅遠超過美國政府在教育、勞動與社會服務領域的年度預算,也凸顯 AI 已全面成為企業戰略與資本市場的新核心 |
 |
研究:臺灣企業加速邁向代理自動化時代 AI導入動能強勁 (2025.08.07) 根據UiPath委託IDC發布的最新報告《代理自動化:協助現代企業解鎖無縫流程編排》指出,在臺灣、中國大陸與香港地區中,已有約45%的企業導入代理型人工智慧(Agentic AI),另有近42%規劃於未來半年內採用該技術,反映出代理自動化正加速在企業界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