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rm:從服務走向感知 邊緣AI成下一波核心戰場 (2025.11.13) 隨著人工智慧滲透至生活與產業的每一個角落,運算架構正迎來劇烈轉型。Arm 資深副總裁暨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 Paul Williamson 在 Arm Unlocked Taipei 2025 上指出,「我們正經歷一場由 AI 引領的運算革命 |
 |
調查:領導企業以架構思維奠定AI勝勢 97%實現大規模成效 (2025.11.12) 思科(Cisco)公布《2025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最新結果,顯示全球約13%的「AI就緒企業領導者」(Pacesetters)已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架構策略思維,並成功將AI應用擴展至具體成效層面 |
 |
以創新實踐永續願景 意法半導體攜手亞太夥伴邁向淨零未來 (2025.11.11) 隨著各國紛紛推動淨零轉型,半導體產業作為能源密集與高科技並行的關鍵領域,其在碳中和與綠色供應鏈上的行動格外受矚目。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亞太暨新興市場區(APeC)永續計畫負責人 Edoardo Auteri 近日分享了 ST 在能源轉型、供應鏈減碳與產品生態設計方面的最新成果,展現企業如何以創新科技實踐永續承諾 |
 |
鎖定極端環境應用 康佳特conga-TC675r模組通過IEC 60068測試 (2025.10.23) 全球嵌入式與邊緣運算技術商德國康佳特 (congatec) 宣布,其 conga-TC675r COM Express Compact Type 6 模組已成功通過 IEC 60068 環境耐受性測試。此為全球針對極端環境條件最嚴苛的標準之一,進一步驗證了該模組的堅固與可靠性 |
 |
搶攻邊緣AI視覺商機 鈺創大秀RPC G120 3D感測方案 (2025.10.23) 記憶體與邏輯晶片設計廠鈺創科技(Etron)攜手旗下專攻3D視覺感測的鈺立微(eYS3D Microelectronics),在2025年臺灣電子設備暨AIoT應用展,共同展示了針對邊緣AI、機器人與AR/VR應用的最新3D視覺深度感測方案「RPC inside G120子系統」 |
 |
法國科研突破:混合記憶體晶片實現高效邊緣AI學習與推論 (2025.09.28) 法國科學家團隊成功開發全球首款混合記憶體技術,突破了邊緣AI(Edge AI)裝置難以在本地同時進行高效「學習」與「推論」的技術瓶頸。這項發表於《自然?電子學》期刊的重大成果,為AI發展帶來新契機 |
 |
邊緣AI加速推進 AOI跨界滲透布局 (2025.09.15) AOI結合AI技術助力智慧製造領域少量多樣與客製化生產,不僅減少人力與作業負擔,提升良率與出貨效率,現今更拓展至智慧巡檢與協作機器人應用,成為推進製造產業升級的動能 |
 |
邊緣AI強化實體智慧 工業機器人兼顧安全可靠 (2025.08.13) 釋放邊緣力量,引爆智造革命!安全,是唯一不變的底線。 |
 |
研華應用導向邊緣運算及私有雲平臺 聚焦Edge AI產業需求 (2025.08.07) 儘管上半年受對等關稅、地緣政治及匯率波動等系統性風險影響,依研華公司在法說會上仍指出,受到Edge AI加速發展,終端需求及企業採購力道明顯回溫,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整體營收及獲利將維持年成長雙位數 |
 |
智慧邊緣AI驅動醫療創新 實現「普惠健康」 (2025.07.17) 智慧邊緣AI對於醫療創新之所以重要,關鍵在於它能解決傳統醫療系統在即時性、隱私性與效率上的瓶頸,並成為推動「精準醫療」與「普惠健康」的重要技術引擎。以耐能智慧為例,其領先的邊緣AI技術不僅成功導入實際醫療場域,亦有效提升了診療品質與醫患互動效率,具體展現出智慧醫療的應用潛力 |
 |
基礎機電設備廠商AI Ready (2025.06.16) 隨著邊緣/雲端人工智慧(AI)持續發展落地,目前從工控系統基礎裝置PLC & HMI、感測器等蒐集而來的真實數據,既可串聯AI ready關鍵的數位元素,也能針對大型資料中心、AI Factory進行碳盤查,以降低其直接或間接耗能 |
 |
邊緣AI驅動工業轉型 結合資通訊實現真實大數據 (2025.06.16) 邊緣AI的發展正在重新定義基礎裝置與元件的角色。透過感測化、通訊化與智慧化三大路徑,加上與ICT技術的深度融合,傳統設備的數位轉型正從概念走向大規模實現,為智慧工廠、智慧城市等應用奠定關鍵基礎 |
 |
智慧工廠裡的邊緣AI基礎元件發展趨勢 (2025.06.16) 市場研究預測,全球工業邊緣運算市場到2030年將達到1,062.5億美元的規模,特別是在生成式AI的推動下,邊緣AI的應用正從概念驗證階段邁向大規模的部署。 |
 |
AI加速資安威脅進化 企業信任防線面臨重塑 (2025.05.15) 在AI技術蓬勃發展的今日,資安威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複雜性升級。根據Check Point Software的報告指出,AI技術一方面為企業帶來創新與效率,另一方面也成為駭客加速攻擊、操控輿論及擴散假訊息的利器,數位信任正面臨嚴峻考驗 |
 |
中華精測啟動HPC及車載雙引擎 邊緣AI需求助攻高速測試載板成長 (2025.04.30) 中華精測指出,隨著AI應用終端從AI伺服器、AI手機進一步延伸至邊緣裝置,來自美系客戶相關之先進高速測試載板訂單湧入,推升本季整體表現。特別是高速運算(HPC)及車載IC市場對高階測試載板的需求持續升溫,預期第二季仍可延續成長趨勢,再度挑戰歷年同期營運新高 |
 |
研華亮相GTC 展示邊緣運算與醫療AI軟硬整合方案 (2025.03.23) 相較於雲端AI,邊緣端生成式AI提供更即時的回應、更低的資安風險與更少的網路傳輸成本。研華公司近期參加NVIDIA 2025 GTC大會,也在工業AI、醫療與生命科學兩大展區展示最新邊緣運算AI解決方案,包含生成式AI邊緣系統、服務型引導機器人及醫療AI設備等3大主軸,協助夥伴加速導入AI |
 |
2025年邊緣AI市場將破4000億美元 臺灣可成邊緣AI的『瑞士刀』 (2025.03.21) 邊緣AI裝置引爆智慧生活革命,從智慧家電到汽車座艙,終端裝置透過高規格顯示螢幕與感測器,建構出更直覺的人機互動界面。在這波浪潮中,臺灣憑藉顯示面板與感測器供應鏈的深厚底蘊,有望搶佔全球邊緣AI裝置的戰略要塞,但如何突破技術整合與生態系建構的瓶頸,將是產業升級的最大考驗 |
 |
AI也要去中心化 邊緣AI加速驅動智慧物聯網 (2025.03.18) 當人工智慧從雲端資料中心逐步走向終端裝置,一場「去中心化」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產業面貌。隨著NPU與輕量級AI模型(如TinyML)的技術突破,邊緣AI已成為驅動智慧物聯網的核心動力 |
 |
MIC所長洪春暉看2025年產業趨勢 (2025.01.10)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洪春暉特別接受本刊的邀請,以其豐富的產業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針對2025年關鍵的AI、地緣政治和數位信任等議題,發表了精闢的見解 |
 |
CES 2025:工研院打造AI羽球訓練系統 提升選手訓練效果 (2025.01.09) 工業技術研究院於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展示了許多健康與智慧醫療科技。其中邀請了兩屆美國奧運羽球選手Howard Shu於現場體驗AI羽球訓練系統,以及宣布與新加坡Reliance Medical Technology(RMT)旗下的Reliance Biotech Corporation合作,共同推動iKNOBeads免疫療法平臺的商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