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光場顯示:徹底解決AR/VR的視覺疲勞 (2025.02.13) |
| |
本次講座以「光場顯示技術」為主題,邀請到臺灣大學電機系與電信工程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陳宏銘,深入淺出地介紹光場顯示技術的原理、應用和未來展望。... |
| . |
短距離無線通訊持續引領物聯網市場創新 (2025.02.13) |
| |
低功耗無線連接技術已成為物聯網發展的重要基礎,廣泛應用於智慧家庭、工業自動化、醫療保健、農業與智慧城市等領域。得益於設備小型化、能源效率提升以及無縫連接的需求,其市場需求正快速成長... |
| . |
多功機器人協作再進化 (2025.02.11) |
| |
橫跨2024年初從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頻繁登臺、年底由臺積電董座魏哲家發言,以及2025年CES首度發表Cosmos模型以來,這波人形機器人熱潮方興未艾。臺灣除了追逐供應鏈商機,也不能忽略多功應用與工業5.0「以人為本」的關聯性... |
| . |
創建人本淨零永續商業模式 (2025.02.11) |
| |
經歷2018年美中、俄烏等各種戰火波及,雖讓曾在2011年起引領工業4.0浪潮的德國仍無法擺脫經濟衰退的困境。但全球卻也在疫情期間迎接數位轉型浪潮、2050年淨零排放願景後,形塑工業5.0趨勢,並可望因2023年Gen AI問世後加速實現... |
| . |
突破速度與連接極限 Wi-Fi 7開啟無線網路新篇章 (2025.02.10) |
| |
Wi-Fi 7標誌著 Wi-Fi 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不僅針對家庭與辦公環境,亦為工業自動化、智慧城市和高頻寬娛樂應用奠定了基礎。然而,Wi-Fi 7 的發展也面臨挑戰,例如複雜技術測試、高頻率信號衰減,以及互操作性的驗證需求... |
| . |
從邊緣推理到異構運算 看AI的全方位進化 (2025.02.10) |
| |
AI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產業結構。然而,隨著AI推動運算需求指數級增長,電力消耗、隱私與安全等挑戰也日益突出。未來,AI將更加個性化,從被動響應工具演變為主動建議的智慧助手... |
| . |
電動車、5G、新能源:寬能隙元件大顯身手 (2025.02.10) |
| |
隨著運算需求不斷地提高,新興能源也同步崛起,傳統矽基半導體材料逐漸逼近其物理極限,而寬能隙半導體材料以其優越的性能,漸漸走入主流的電子系統設計之中。... |
| . |
高功率元件的創新封裝與熱管理技術 (2025.02.10) |
| |
隨著高密度封裝和熱管理技術的進步,我們將看到更高效、更可靠的高功率元件應用於各不同產業,推動技術的持續演進。在這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持續的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將成為決勝關鍵... |
| . |
高功率元件加速驅動電氣化未來:產業趨勢與挑戰 (2025.02.10) |
| |
高功率元件將成為實現全球電氣化未來的重要推動力。
產業需共同應對供應鏈挑戰、降低成本並提升技術創新速度。
最終助力實現更高效、更環保的全球能源管理體系... |
| . |
次世代汽車的車用微控制器 (2025.02.07) |
| |
本文敘述意法半導體如何協助 Tier 1車廠和 OEM 廠加速轉型。以車用微控制器藍圖建立在兩大支柱之上,並與意法半導體的垂直整合製造商(IDM)模式相契合,進而全面支援汽車應用需求... |
| . |
將lwIP TCP/IP堆疊整合至嵌入式應用的介面 (2025.02.05) |
| |
TCP/IP堆疊的應用已廣泛普及至區域與廣域網路的乙太網路通訊介面中。輕量TCP/IP(lwIP)是TCP/IP協定的精簡化實作,主要的目的是減少記憶體的使用量。本文導讀 lwIP TCP/IP堆疊整合到嵌入式應用,進而加快研發流程及節省時間與工作量... |
| . |
以數位共融計畫縮短數位落差 (2025.01.22) |
| |
意法半導體致力於以正向影響力促進專業技能的發展,並透過ST基金會在全球推行多元教育計畫。我們的使命是發展、協調並贊助以現代科學與技術推動人類進步的計畫。... |
| . |
智慧無線連結:驅動現代生活與未來創新 (2025.01.22) |
| |
從清晨的智慧鬧鐘喚醒新一天,到夜晚的自動調光燈營造溫馨氛圍,無線技術已深刻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透過家庭自動化調節燈光與空調,還是利用智慧農業技術監測土壤濕度,無線技術正在不斷革新我們與環境的互動方式... |
| . |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2025.01.10) |
| |
隨著自主移動機器人應用日漸廣泛,感測器融合領域呈現採用AI驅動的演算法、增強物體檢測和分類能力、感測器融合用於實現協同感知、多種感測器模式,以及惡劣條件下的環境感知等趨勢... |
| . |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2025.01.10) |
| |
本文探討GenAI改變自動化系統設計和開發的三種方式,重點在於提高生產力、簡化流程,以及培養更具適應性和彈性的員工隊伍。... |
| . |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2025.01.10) |
| |
面對2025年各國大選結束後政權交替,其經貿、匯率及關稅政策亦將隨之重塑。根據工研院IEK CQM預測團隊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並加入中研院AI大語言模型後預估,整體製造業產值年成長率將達到6.48%、約為25.9兆元新臺幣... |
| . |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2025.01.10) |
| |
現今零碳排放與ESG已成為全球企業與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標。智慧建築將樓宇管理系統與節能環保效益結合,為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奠定了基石。... |
| . |
實現AIoT生態系轉型 (2025.01.10) |
| |
當全球製造業邁入AI、5G與IoT技術交織的新世代,正在重塑未來生產模式,改變的不僅是工廠樣貌,更是整個產業鏈生態。新一代AIoT智慧工廠,也從傳統運搬輸送應用,更全面性擴及人、機、料、法、環等不同場域... |
| . |
5G支援ESG永續智造 (2025.01.10) |
| |
工業5.0「以人為本」,結合AI多工協作機器人問世,企業導入智慧製造的關注重點開始轉向於提升員工生產力、優化設備運作效率與打造智慧化與彈性流程。5G行動通訊技術可望透過臺灣資通訊業者以工廠為試煉場域積極開發解決方案... |
| . |
5G加速供應鏈跨國重組 (2025.01.10) |
| |
迎合2018年以來全球供應鏈演進,正加速擺脫單一市場。中華電信也隨著海外臺商跨國布局,並為了及時掌握關鍵資訊,偕同各領域夥伴透過5G通訊串連智慧基礎建築、智慧製造等解決方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