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增長,健康照護持續成為關注議題,尤其臺灣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促進民眾健康餘命、擁有高品質健康生活,是政府與產業共同思考與努力的課題。觀察全球數位健康新創投資標的,與國際消費性電子展會中智慧健康(Digital Health)展出重點,可見運用AI技術導入「遠距照護」與「慢性病管理」產品受到青睞。

臺灣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促進民眾健康餘命、擁有高品質健康生活,是政府與產業共同思考與努力的課題。
臺灣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促進民眾健康餘命、擁有高品質健康生活,是政府與產業共同思考與努力的課題。

遠距居家照護與緩解日常疼痛

疫後遠距醫療仍持續受到重視,加上醫療資源有限與受照護者希望在熟悉的環境中接受照顧,因此,健康照護業者不斷推出,並優化遠距居家照護系統與產品,讓受照護者在家可持續接受醫療級健康監測服務,並使用居家醫療器材進行復健或緩解日常疫痛。

英國醫療公司HUMA在2024年第三季成為新創獨角獸,其透過AI遠端病患監測平臺,協助醫療機構在傳統環境以外,提供持續的護理服務。HUMA的疾病診斷軟體平臺獲得FDA醫材認證,提供「家庭醫院」(Hospital at Home)藉由數位平臺即時監測病人的生命體徵、癥狀和健康狀況來追蹤病情與調整治療;「虛擬居家醫院」(Virtual Home)則將住院級的醫療照護帶到病人家中,讓病人在家接受持續健康監測和專業醫療服務。HUMA並與大型醫療院所、製藥公司合作支援預測性護理及臨床研究。

面對超高齡社會,長者普遍患有身體機能退化問題,如聽力、膝蓋關節等。國內業者推出退化性關節炎AI輔助診斷系統。在CES 2025展會上,多家新創業者亦推出減緩居家日常疼痛的治療裝置,例如:韓國新創業者EntWick推出穿戴式退化性關節炎電子治療設備ArthronPulse,採用脈衝電磁場療法(PEMFt)、低強度雷射療法(LLLt)及電刺激肌肉療法(EMS)等非侵入性治療方式,讓患者可居家使用減輕疼痛。

更友善與便利的慢性病管理

隨著醫療器材小型化,愈來愈多居家醫療器材裝置協助慢性病患者在家就能進行疾病控制或健康管理。其中,醫療大廠與新創業者藉由可穿戴裝置與AI模型,針對糖尿病與睡眠問題提供創新產品。

醫療大廠亞培在CES 2025展示第一個非處方箋血糖監測穿戴貼片Lingo。亞培在糖尿病管理領域深耕已久,近年來積極推出連續血糖監測貼片,免除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扎針測量血糖之困擾。Lingo為亞培第一個無需醫生處方箋使用的連續血糖監測穿戴貼片,主要訴求疑似有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單純想進行血糖管理的成人使用。它貼在身上可以全天候紀錄個人血糖數據,與手機連結後,使用者可即時查看血糖變化,了解個人飲食與運動對血糖值變化的影響,以協助調整飲食習慣並改善整體健康。

AI引領智慧健康朝個人化發展

慢性疾病一直是全球健康的重大議題,在超高齡社會更加受到重視。受惠於智慧科技發展,尤其是穿戴式裝置與AI技術,讓健康管理更友善、便利,亦能補足傳統醫療照護不足的缺口,讓患者可在家中享有醫療等級照護。

(本文為許桂芬、洪春暉共同執筆,許桂芬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洪春暉為資策會MIC所長)